小溪涓涓流淌,溪边白色小塔,一户人家。一个老人,一个女孩子,一只黄狗,在这座湘西小镇重复着悠然的生活节奏。故事,开始了。
梦入边城,风光无限。
走近了,走近了这个湘西小镇的淳朴和真挚。大抵是对于这片土地的爱太过浓烈和炽热,沈从文言湘西,落笔反而很“轻”。如诗如画,他用自己流畅的语言诉说着热爱,句句又带着优雅与爱怜。一切美景被娓娓道来,这一切都如此纯净自然,让人不忍心出声打破。风光无限好,山水何其妙。随沈从文,远离喧嚣都市,重回质朴之城,听他用笔,认真讲一个故事。
江流木排东流去,绿水青山不胜收。边城之美,难言难叙。
梦入边城,温情无限。
潺潺小溪,摆渡人尽职尽责地守着他的渡船,在人来人往之间展示着湘西的古道热肠。龙舟争渡,码头前攒动的人头,互相邀约着在彼此家中相聚。端午时节凝聚着同乡之谊的大白鸭和尖角粽子。不以财而自恃的顺顺,视摆渡为自己责任的祖父,热心大方的杨马兵……茶峒城里,每天都充满了淳厚质朴的风味人情。
这个小城,有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,有桃杏花里耀眼的紫花布,更有今朝城市里被一个个格子间隔开而难寻踪迹的温情脉脉。纯净边城,令人向往。
梦入边城,情意无限。
文中这个如名字一般质朴纯真的女孩翠翠,在情窦初开之后,会在骂人后听到对方名号时“心里又吃惊又害羞”,会在祖父提到心上人的名字时又羞又气地掐断话头,也会在祖父戏言“可是二老还夸你长得美呢”时别扭地岔开话题“爷爷,你醉疯了”。而当真正的提亲人被揭开时,她也会不由自主地由“忡忡的跳着,脸烧得厉害”到“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,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”。少女心思的细腻敏感,在沈从文的妙笔下,更有别样的生趣。
梦入边城,回想之下,又有那么多遗憾与纠结。
为了成全弟弟的爱情,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,天宝远走他地,却不幸溺死在清莹的河水之中。因此,傩送动摇了“要渡船不要碾坊”的念头,“也许永远不回来了,也许‘明天’回来”,放翠翠留在无尽的等待之中。
人人皆言《边城》是一部爱情悲剧,大抵出于这样的结局。虽能理解傩送的出走,但个人意见,却觉得斯人已逝,付于大水,又何必用它困住生人,非要使之成为一场三个人的悲剧呢?
没有痛哭过长夜的人,不足以语人生。我记得鲁迅的这句话。长夜痛哭,人总是不断在经历着各式各样的困难,努力完成自己的修行。我常以此鼓舞自己要具备站起来的勇气。而傩送,会回来吗?他有勇气重新开始吗?他们的爱情能最终走向圆满吗?故事在悬念的顶端戛然而止,我却不禁遐想结局。若是他永远不回来了呢?“那个圮坍了的白塔,又重新修好了。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,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,还不曾回到茶峒来。”思绪浮动,梦境破灭,若翠翠不幸一生守候成空,除去对翠翠真挚情感的赞叹,我们是否还会替她惋惜不再的青春韶华?这一场悲剧,让这个女孩在纯真清丽之外抹上一抹轻愁。
你来过一阵子,我怀念一辈子。情窦初开,却陷入一场还没有开始的爱情。懵懵懂懂,她还在不知不觉间坠入另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。
杨马兵,这个祖父的故人成为了孤雏翠翠的唯一靠山、唯一信托人。每个黄昏两人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,也正是在这时候,翠翠才发现,尽管相依为命,尽管彼此爱护,“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”、翠翠出于少女的羞怯又或是其他而隐瞒的许多事,依旧铸造了一道无形的墙。“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,如今可全明白了。翠翠把事弄明白后,哭了一个夜晚。”
纵观许多书籍、电影,其中往往都能看出遗憾二字。此部亦如是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人生遗憾亦常见于生活点滴。
祖父说:“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,人不老!”然而再怎么嘴硬不舍,他已白发满头背微驼。或许已然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,他急于为翠翠寻找到好的归宿,还为翠翠赶制了十几双草鞋,用尽最后的气力关爱翠翠。落大雨响大雷的那最后一个夜晚,祖父说,“怕什么?一切要来的都得来,不必怕!”
“爷爷你在这里我不怕!”这句在“訇的大雷”声中没能说出口的话,祖父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。而直到爷爷咽了气,翠翠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所有她本该知晓的一切。一切都太迟了。祖孙之间的隔阂,到最后也没能打破。翠翠哭了一夜,只是再也没有用了……
二老说:“那老的太不痛快,为人拐弯抹角的。”
生命苦短,我们最应该学会的东西里,应当包括不再拐弯抹角,坦诚说出自己所想,勇敢付诸行动,别等着别人来猜,别等着他人来想。
梦入边城,享它无限美好,更感慨其纠结与遗憾。何时何地,不妨先直面自己,问问自己想要什么,愿意为之付出什么,只求不负年华、不再言悔。
一场大梦,终有醒时。故事最后又恢复了初时的平静,这座湘西小城的人事依旧,浮出水面的故事带上一抹抹的轻愁再度沉淀。似世外桃源般的茶峒城,又开始了新的故事。